别的老旧小区居民惦记着如何加部电梯,但对于珠海斗门藤湖苑共250户居民来说,最近的一件大喜事是,他们小区成为斗门首批试点“海绵城市+”的小区,目前已经完成改造。这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从今以后,居民不再担心小区污水横流,更不用担心下大雨出门要卷裤腿,小车被水泡。另一边,竣工于1989年的深圳蛇口石云村,经过近年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正本清源、海绵化改造,达到了环境提升、排水达标、生态示范的目的,成为深圳市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在2017年国家海绵城市中期督察中获得了专家的肯定。
记者从深圳、珠海两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市了解到,不仅新的城市建设项目100%要上“海绵体”,老旧小区也逐步通过改造达到海绵城市要求。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都承诺,到2020年,实现海绵城市的区域将占到建成区面积的20%以上,到2030年占比更将上升到80%。
规划:2030年广深珠八成建成区达标海绵城市
作为海滨城市,珠海饱受台风、暴雨等自然天气灾害侵袭,
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内涝的现实需求更加紧迫。早在2013年始,珠海就开始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布局,为试点做好了准备。2015年正式出台《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20)》,全市层面将以建设国际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以“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为核心,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加快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市。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绵研究所设计师黄菊介绍,为便于将海绵城市建设任务落实,珠海市在行政区划及排水分区的基础上,具体划分了51个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同时结合黑臭水体和积水点分布,建立起囊括横琴新区和西部生态新区在内的海绵城市工程项目库。这些项目总投资达到106.56亿元,多达9类、447个,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星罗棋布。按照规划,到2020年,珠海实现海绵城市的区域将占到建成区面积的20%以上,到2030年,实现海绵城市的区域占比更将上升到80%。此外,在规划中,珠海还提出构建“一屏、两带,三片、多核,蓝绿网纵横”的自然生态格局,划定了市域范围的生态控制线和相应的保护要求,以落实国家关于生态建设的相关要求。
同样,深圳市也要求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今年深圳将全面启动123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按照2020年全市建成区面积2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标准的目标要求,到2030年,实现海绵城市的区域占比更将上升到80%。今年深圳将推进前海、大空港、坝光、深汕合作区等24个重点片区的建设任务,新增海绵城市面积55平方公里以上。
除了两个国家试点城市,珠三角其他城市以及湛江都纷纷进行海绵城市试点。在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广州为‘山城田海’自然山水格局,保护水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标准,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规划》)中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了近期和远期的规划。在2020年之前,广州要对17个重要的片区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未来,广州还会建51个海绵公园、21个湿地公园以及25个人工湿地。其中包括海珠区建设广州大道海绵绿地,白云区要建设高埔工业区绿地,而荔湾区的文化公园和越秀区的流花湖公园等都要进行海绵化改造等。不仅如此,广州的宏伟目标是,到2030年前广州建成区八成以上面积要成为海绵城市。
推进:率先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
作为海绵城市试点的天河区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在2016年6月已正式对外开放。早晚在此公园散步的陈伯伯被问及这个公园的奥秘之处时有点摸不着头脑,他反问记者,这不是普通市政公园吗?但进一步了解后,陈伯伯恍然大悟,直呼“太神奇了”。原来这个公园看似是生态景观,其实是一种自然调节的“市政设施”,能防洪涝,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生物栖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可让市民休憩游赏。这块城市“海绵”能使排水量小于40%,而普通排水系统的排放量大于80%,超过“海绵城市”排水量的2倍。
大观湿地公园更厉害之处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智慧城原有的自然湿地蓄水、净水等生态功能,应用了包括雨水净化系统、水循环系统、水生态修复系统等主要技术。建设实施后,雨水径流控制率可大幅提高,有效缓解对下游及周边径流压力。黄菊说,在城市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应该看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并不是矛盾体,反而是相互依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据了解,广州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包括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海岛生态城、大坦沙岛、广州教育城、中新知识城、广钢新城、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东部生态廊道等。
而在深圳,公共建筑示范项目建设主要采用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等工程措施打造“海绵体”。
“成立之初,深圳也与其他很多城市一样,由于地下排水管网不完善,地面硬化面积过多,缺乏雨水的吸收、储蓄、渗透、净化功能,容易出现三种问题。”深圳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城市内涝问题,一旦遭遇强暴雨,就会引发“城市看海”现象,可谓“逢雨必涝,遇涝则瘫”;二是地面溢流雨水污染问题,下雨时地面污水或溢流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汇入排水管网,导致城市水体黑臭,城市水生态恶化;三是雨水资源浪费问题,下雨时雨水从地下管网白白流失,长此以往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圳以光明新区为试点,珠海以横琴新区为试点,均在国内率先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全面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立足于自身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等优势,坚持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开展低影响开发的探索和实践,在城市建设中改变传统“快排”模式为“慢排”模式,牢牢把握“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思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努力实现“大雨不湿鞋,暴雨不看海”。珠海市“海绵办”负责人介绍,根据要求试点城市新建项目100%都要按海绵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无论是房地产项目,还是园区厂房,不上“海绵体”一律无法报建。
珠海金湾区地处珠江口西岸,属于暴雨最为频繁区域。自从2016年珠海成为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后,金湾区很多建设项目都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刚刚启用新建的珠海国际健康港就是其中之一。“园区建设上会比国家对透水铺装上的要求高六倍,雨水透下去会在地面储存一段时间,然后通过蓄水满了之后会往下送,下送之后会通过一个大的收集池,雨水收集罐把水储藏起来然后二次利用,用来浇花、浇灌、清洗地面。到了热天,我们在池子里设定一个温度,到了温度,水会自动通过喷淋自动灌到路面上降低整个区域的温度。”黄菊说,珠海国际健康港项目只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该项目通过对水的循环利用,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同时解决了部分地区季节性缺水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在小区建设方面,以深圳南山区的万科云城为例,该小区制定了雨水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根据各个不同地块的景观设计风格及用地条件,设定不一样的主题,例如同样是雨水花园,绿廊及商业用地的雨水花园主要设置在街区,形成不同的主题的带状雨水花园;在公寓及办公区域则主要设置在区内,呈环状、片状设置不同形式的雨水花园。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雨水收集利用、绿地下沉、雨水花园、人工湿地建造,让居住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城市生态生活。
手段:“治水”是“海绵城市”建设重中之重
《2018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白皮书》中显示,广州市政府计划2017年~2018年投资23亿元用于72个城市内涝点的治理,规划海绵城市建成区达250平方公里,用于实现雨污分流并保障水安全。到2020年,广州市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0平方公里,计划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155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改建泵站规模2.132立方米/秒、雨水干管6.119公里,并新建雨水调蓄池容积130万立方米,用于实现雨污分流、并保障水安全。
在深圳,也把治水作为了重中之重,今年全年计划完成治水提质投资336亿元,启动项目397个,争取打赢治水提质的关键战。预计到2019年底,深圳将基本完成全市133条黑臭水体的整治。
广州市住建委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广州在老城区多、排水能力不足的挑战下,通过建造地下深层隧道,解决雨污溢流污染和内涝的难题。“根据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不同区域特点,广州分别制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已有设施改造困难的老城区,通过建设深层隧道解决内涝问题,推出中国第一条深度隧道排水系统建设计划,共计修建8条总长约86公里的隧道,建成后将提供165立方米的调蓄容积。其中地处老城区的东濠涌深隧最先开始试点,成功实现系统排水标准提高至5至10年,雨污合流年溢流次数减少70%以上。
城市快速发展,看起来越来越漂亮,但内部布局不合理,地下管网和基本公共服务不配套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一遇强降雨就容易造成洪涝等灾害。“城中看海”“城内行舟”反映的其实是很多市民心中的痛。
黄菊说,本来天然的植被、耕地和湖泊等一系列的天然途径,能够将一部分雨水渗透,一部分蓄在塘湖。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建设,高楼林立、地表修路使得水系遭到了破坏,城市硬壳化使地表水无法渗透和蓄积,就全部转化成地表径流。在暴雨强度比较大,出现超过城市排涝标准的降雨时,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内涝洪灾。过去,在城市建设中,有些城市多是“重面子轻里子”,在蓄水排水上投入不足,能力有限,随着城市硬壳化自然渗水的功能明显减弱,这往往是产生内涝的原因。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重面子轻里子”的做法,变成“面子里子两手都要抓”,同时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与城市水治理相结合,最终做到暴雨来临时要让河湖、绿地、可渗透路面等构成城市海绵体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改变过去“将雨水排出去”为“把雨水留下来”,既解决了城市逢雨必涝的问题,又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而且需要用水时便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珠海,城市内涝、黑臭水体、赤潮入侵,可以说是“治水”的难题,但也是目前珠海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珠海市海绵办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而是贯穿在城市建设始终的基本理念。以珠海横琴新区和西部生态新区为例,已经从恢复自然生态循环、解决水体污染、内涝积水、加强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编制了系统规划方案。
湾区广角
美国环境工程师低影响开发模型委员会主席、广州大学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佘年
内涝和水环境治理
是海绵城市建设核心
自从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以来,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实为世界罕见。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传统的水利工程和排水防涝,也不完全等同于美国和欧洲的绿色基础设施,因此,需要借鉴国内外在雨洪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水文、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海绵城市。 大湾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主要受到热带气旋等热带天气系统所致,后汛期的台风强度大、降雨量多,有的城市如珠海,一次降雨过程可以达到200~300mm,而且由于受气候变化影响,短历时的强降雨近年来明显增多。因此,在人口密集,污水、雨水基础设施不健全,城市下垫面硬质化严重,加上台风、热岛、雨岛效应和潮汐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极端降雨事件,解决内涝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此外,水环境恶化也是大湾区城市群组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对大湾区来说,内涝和水环境治理应该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 目前大湾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环境的治理基本上是脱钩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污染物总量管制的管理方法进行水环境修复。污染物总量管制(简称TMDL),就是根据受纳水体的用途和水环境容量,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并将污染物总量削减分配到每一个排水分区,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我们目前在水环境修复上往往就是“三板斧”:清淤、截污、“生态修复”(种植水生植物)。其结果是几场大雨下来后,雨污合流的溢流立刻将整个河道打回原形。另外的一种做法就是通过换水冲淤,将污染物转移到其他水体。 如果我们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同时考虑TMDL,将污染物总量分配至每一个排水分区,甚至分配到每一种处理工艺上,比如通过源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削减流入雨污合流制管网的雨水,这样在中小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雨污合流的溢流,从而减少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只有从系统上解决污染物总量的问题,水环境修复才能持续,水生态系统才能稳定。 目前大湾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施工质量和后期的管养维护。“海绵施工”不是传统的给排水或景观施工,是精细化施工,如果施工不到位或者偷工减料,就起不到收水、净水、渗水、滞水、蓄水功能。如果海绵设施建成后缺乏管理和维护,很快就会丧失处理功能,使海绵城市建设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此外,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急需对建设区域几十年后的气候变迁进行科学预测,并同时建立评估海绵城市是否“弹性”的指标体系和解决方案。这样,今天的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应对今后几十年由气候变迁所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水文循环改变、海平面上升对城市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威胁。
第三只眼
哥本哈根
“治水”启示录
由于气候变化,丹麦哥本哈根在最近6年遭受了4次极端暴雨的袭击,其中最大的一次为2小时累计雨量175mm,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8亿美元。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降雨,哥本哈根制定了极端暴雨规划,其基本原则是将径流留在地表进行控制,而不是建造深隧和地下调蓄池。地表控制主要是通过城市空间改造而实现:公园和社区游乐场所平常是休闲和娱乐的地方,大暴雨时可以作为临时调蓄空间;中心湖日常水位降低3米,创造新的景观空间,暴雨时可以增加65000立方米的调蓄容积;另外街道改为绿色街道、雨水滞留街道和极端暴雨行洪街道三种。积水点上游的街道改造成雨水滞留街道,尽量减少流入积水点的径流,积水点的街道改造为极端暴雨行洪街道,径流直接进入排水泵站或中心湖;与极端暴雨行洪街道邻近的街道尽量改造成绿色街道,解决小雨的面源污染问题。通过极端暴雨规划,哥本哈根不仅仅解决了极端暴雨造成的内涝问题,而且解决了雨污合流制的溢流问题,只有在特大暴雨的情况下才有溢流。 哥本哈根针对极端暴雨应对的规划给我们的启示是,海绵城市建设一定是绿色、蓝色和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结合,包括湖泊、河道和水库的联合调度。我们不仅仅是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对径流控制率的要求,而且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内涝和水环境问题,使大湾区的城市群组都变为可宜居的城市。